華清宮“裝臺”人,用心成就文旅融合典范
發布時間:2020-12-16
近日,由閆妮和張嘉益主演的《裝臺》正在熱播,電視劇《裝臺》根據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陳彥的同名小說改編,聚焦舞臺搭建的職業群體,講述了刁順子和他的裝臺隊搭臺、架燈、布光、裝箱,遭遇的悲歡離合、酸甜苦辣。
何為裝臺?
顧名思義也就是裝備舞臺。明星角兒在舞臺上表演,總需要有人搭臺子、做布景,裝臺干的就是這一行當,只要有舞臺就會有裝臺。
華清“裝臺”人
作為陜西金邊名片,文旅融合典范《長恨歌》、中國紅色旅游演藝五強《12·12》西安事變演出的演出地,在華清宮,也有這樣一批“裝臺”人。當人們欣賞精彩演出時,很少有人會去顧及是誰搭建了這一個舞臺,鎂光燈、焦點與掌聲總是屬于舞臺上的人。
他們默默無聞辛苦工作,為了保證演出的正常運行,從道具、服裝、燈光、音箱,每個工種都要求精益求精,才能保證舞臺的呈現效果。
最美舞劇《長恨歌》一般20:10點開始演出,今年更是開啟了一天三場的火爆模式,為了確保《長恨歌》的完美演出,華清宮技術中心的工作人員演出前2小時抵達現場,充分發揮華清人的工匠精神,不畏雨雪嚴寒,日以繼夜技術保障,不斷改造提升維護檢修設備,只為給游客完美的視覺體驗。
最熱血演藝《12·12》西安事變演出,旺季一日連開七場。技術設備中心的同事們清晨一到劇場,便投入緊張的工作中,井然有序地進行現場調整,配合演員們進行細節調整,力求最完美的舞臺效果,他們是默默付出的幕后英雄,也是保障演出最堅實的后盾。
每一場演出的成功,除了舞臺上的演員外,技術設備中心的“裝臺”人也是保障演出最堅實的后盾。在此,讓我們向”裝臺“人道一聲衷心地感謝!